English

“退学”二字好沉重

1999-02-10 来源:光明日报 魏常勇 杨时清 我有话说

去年7月22日,辽宁某校发出通报,将指使他人代考和替他人考试的20人中的17名本校学生全部勒令退学。7月23日,该院进行补考时又发现了1名外地来的大学生替本校学生考试,找替考的这名学生也受到勒令退学的处分。短短的一个星期内,该院共将19名考试舞弊者勒令退学。无独有偶,去年元月中旬,上海某校四个系科的5名本科生由于在考试中作弊而被校方通报勒令退学。七月份在武汉某高校考场前赫然贴着醒目的标语:“已有30多名学生由于考试作弊被开除,望广大考生引以为戒”。一些高校更是在考前反复强调并发给学生人手一份“考场规则”或“考试违纪处分条例”。学校的宣传教育做得不可谓不好,“预防针”打得不可谓不够,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并没有被杜绝,甚至有所抬头。人们不禁要问:大学生,你到底怎么了?

据某校学生处有关领导讲,近几年来,该校一直致力于抓教学质量、校风校纪和学生管理并取得了很大成效,但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影响,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仍然时有发生。这次处分这么多学生,学校也感到十分惋惜和遗憾。但为了端正校风,以法治校,确保在校学生的质量,校方还是忍痛这样做了。上海某大学到今年元月份止,共有23名学生由于作弊而被勒令退学。“谁作弊,谁退学”的铁的制度是严厉无情的而且得到了严格的执行。有校长认为,作弊是十分可耻的行为,是与上进青年的素质毫不相称的。所谓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大学并不是“镀镀金”抑或“圆梦”,而是为了培养人的优良品质,使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允许作弊就等于鼓励欺骗行为,就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。不论谁作弊都要因此而付出代价。的确,对于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,考试时弄虚作假,我行我素,投机取巧者进行严处得到了学生、家长和教师的普遍支持。

“中国的学生很会考试”。对此许多人都深有感受。在西方,通用的教学方法是“学生问,教师讲”,而我们通用的则是照本宣科,“教师念,学生听。”一名大学生“揭发”他们的数学老师的教案十几年如一日,几乎快成文物了。教师“屡教不改”的现象在高校十分普遍。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,如果不改变教学方法,顺应时代潮流,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,那么就只能陷入“教而不学”的尴尬境地,作弊现象就难根本杜绝。再者,在市场经济时代,人才已向“多功能”型通才转变,“不一定要高材生,但一定要通才生”,这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实际要求。但许多高校不是围着市场而是围着原有的教材转,许多高校都存在着部分教材老化等与市场严重脱节的地方。对此,已有专家疾呼:减少必修课,增加选修课,开设辅修课,加强人文课,为学生拓宽专业面。大学生考试作弊无疑给我国原有的考试、教学方法、课程设置等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敲响了警钟。当我们在震惊和埋怨大学生不该在考试中作弊时决不能忘记这一点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